close



html模版2017上海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訓練:《廬山遊記》

譯完瞭柯羅連科的《我的同時代人的故事》第一卷三十萬字之後,原定全傢出門旅行一次,目的地是廬山。脫稿前一星期已經有點心不在鎬;合譯者一吟的心恐怕早已上山,每天休息的時候擱下譯筆(我們是父女兩人逐句協商,由她執筆的),就打電話探問九江船期。終於在寄出稿件後三天的七月廿六日清晨,父母子女及一外孫一行五人登上瞭江新輪船。



勝利還鄉時全傢由隴海路轉漢口,在漢口搭輪船返滬之後,十年來不曾乘過江輪。菲君(外孫)還是初次看見長江。站在船頭甲板上的晨曦中和壯麗的上海告別,乘風破浪溯江而上的時候,大傢臉上顯出歡喜幸福的表情。我們占居兩個半房間:一吟和她母親共一間,菲君和他小娘舅新枚共一間,我和一位鐵工廠工程師吳君共一間。這位工程師熟悉上海情形,和我一見如故,替我說明吳淞口一帶種種新建設,使我的行色更壯。



江新輪的休息室非常漂亮:四周許多沙發,中間好幾副桌椅,上面七八架電風扇,地板上走路要謹防滑交。我在壁上的照片中看到:這輪船原是初解放時被敵機炸沉,後來撈起重修,不久以前才復航的。一張照片是剛剛撈起的破碎不全的船殼,另一張照片是重修完竣後的嶄新的江新輪,就是我現在乘著的江新輪。我感到一種驕傲,替不屈不撓的勞動人民感到驕傲。



新枚和他的捷克制的手風琴,一日也舍不得分離,背著它遊廬山。手風琴的音色清朗象豎琴,富麗象鋼琴,在雲山蒼蒼、江水泱泱的環境中奏起悠揚的曲調來,真有 高山流水 之概。我呷著啤酒聽賞瞭一會,不覺叩舷而歌,歌的是十二三歲時在故鄉石門灣小學校裡學過的、沈心工先生所作的揚子江歌:

王智明

長長長,亞洲第一大水揚子江。源青海兮峽瞿塘,蜿蜒騰蛟蟒。滾滾下荊揚,千裡一瀉黃海黃。潤我祖國千秋萬歲歷史之榮光。



反復唱瞭幾遍,再教手風琴依歌而和之,覺得這歌曲實在很好;今天在這裡唱,比半世紀以前在小學校裡唱的時候感動更深。這歌詞完全是中國風的,句句切題,描寫得很扼要;句句葉音,都葉得很自然。新時代的學校唱歌中,這樣好的歌曲恐怕不多呢。因此我在甲板上熱愛地重溫這兒時舊曲。不過在這裡奏樂、唱歌,甚至談話,常常有美中不足之感。你道為何:各處的擴音機聲音太響,而且廣播的時間太多,差不多終日不息。我的房間門口正好裝著一個喇叭,倘使鎮日坐在門口,耳朵說不定會震聾。這設備本來很好:報告船行情況,通知開飯時間,招領失物,對旅客都有益。然而報告通知之外不斷地大聲演奏各種流行唱片,聲音壓倒一切,強迫大傢聽賞,這過分的盛意實在難於領受。我常常想向輪船當局提個意見,希望廣播輕些,少些。然而不知為什麼,大概是生怕多數人喜歡這一套吧,終於沒有提。


博客創意旅店王智明

輪船在沿江好幾個碼頭停泊一二小時。我們上岸散步的有三處:南京、蕪湖、安慶。好象有一根無形的繩索系在身上,大傢不敢走遠去,隻在碼頭附近閑步閑眺,買些食物或紀念品。南京真是一個引人懷古的地方,我踏上它的土地,立刻神往到六朝、三國、春秋吳越的遠古,闔閭、夫差、孫權、周郎、梁武帝、陳後主 都閃現在眼前。望見一座青山,啊,這大約就是諸葛亮所望過的龍蟠鐘山吧!偶然看見一傢店鋪的門牌上寫著邯鄲路,邯鄲這兩個字又多麼引人懷古!我買瞭一把小刀作為南京紀念,拿回船上,同舟的朋友說這是上海來的。



王智明 老虎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wm288w4w8 的頭像
    gwm288w4w8

    天天折扣優惠?

    gwm288w4w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